不给中国制造丢脸才是正经事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06-05 21:29:30
最近, 互联汽车 这个概念忽然火了起来:7月份上汽和阿里巴巴合作的 国家队 ,8月底在成都车展由奇瑞投资的互联汽车品牌 凯翼。前者要掀起互联企业触车的浪潮,后者则是汽车企业互联化的先例。
看到这两条的第一反应就是,咱们又要弯道超车啦,哈哈。当初倡导大力发展电动车的时候就想弯道超车。结果呢,也就比亚迪只能在直线上超一下,几年前大量建设的充电桩和充电站大多荒废
如今我们又要搞什么互联汽车,恕我直言,这个东西政府势必又要拨给专项经费,一堆相关企业和部门受益,花纳税人几个亿,最后搞出来的东西应该是个可以遥控的荣威或者能上优酷的奇瑞。市场需要吗?消费者认同吗?不过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干劲好熟悉。
在互联汽车火起来之前,还火了啥?可穿戴设备对吧?一个环套在手腕上,你的七魂八魄它都能测了去,然后告诉你:脉搏快了、血压高了、该去运动了 真是比老母还烦。我能说可穿戴设备向 健康之友 走的道路基本都走错了么,因为关注健康的主要群体集中在 5岁以上,完全是家里人一样的感情;比如王老师这个点实在不够酷,你见过哪个年轻人玩完滑板立刻量一下血压的?
后来,一些厂家终于明白了,他们推出了华丽而又漂亮的可穿戴设备,弱化复杂无用的功能,甚至简单到只能给充电。原来,人类带那些不能上的可穿戴设备好几千年啦,诉求简单到不能简单 对美观和奢侈的追求。重回常识以后,现在可穿戴设备也许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再说说造车的常识。真是我才疏学浅,造车就是为了给人开的。从历史来讲,那些惊天动地改变汽车发展进程的创新都是以驾驶为核心的,无论自动变速器还是雨刮器或者摸不到的ESP,无疑都是围绕让驾驶更人性化更简单这个逻辑来设计的。
不过,在车里上个、聊个或者发个微博这样的功能,真心不用汽车厂家来实现。一是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不安全;二是如果为乘客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着想的话,不如买车的时候送一个iPad;还有些互联汽车有远程诊断的功能,这个东西通用汽车在10年前就整出来了,但只作为一个选装件。
奉劝中国的汽车工程师有这个闲工夫胡整不如潜心搞搞自主发动机和底盘 。多搞基础建设下盘才稳,再有什么弯道超车的机会就不会滑出弯外。中国汽车太缺乏工程师文化,太多投机者心态。建议汽车学学、学学家电。不要老拖中国制造的后腿。
作者李蛮
苏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丹东白癜病医院
儿童健脾胃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