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监管应以反思促改革
发布时间:2020-08-12 02:32:39
国资监管应以反思促改革
在最近东方航空关于2015年的战略布局中,对传媒、电子商务等非航业务的布局又成为重点。其管理层表示,再过一年,非航业务对集团的利润贡献将每年达到亿元,而且非航业务在未来或将反哺主业,以维持企业利润的稳定,因为众所周知,航空业是一个受油价、航空安全等外界影响相当大的行业。
对一个企业而言,上述战略布局的高明与否还需要时间的检验,然而在东方航空的出资人国资委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如此大手笔的开展非主业投资不仅不值得鼓励,而且曾经是被严格限制的。
几年前,国资委要求央企严控非主业的投资,当时的外部环境是国内经济一片向好,而央企作为各类资源的聚集者,投资项目“遍地开花”,最明显的就是房地产行业,数据显示,当时129家央企中有七成涉足地产行业,为此,国资委曾发文要求上述央企从地产领域中退出,当然,当时牵涉其中的央企也颇有怨言,并以消极的态度来抵制此文。
时隔五年,近日国资委前副主任邵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反思:“主业管理是国资委的重点工作之一,实际这些年跟企业之间摩擦比较大。实际把主业管得过紧,不利于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
现在我们再讨论主业非主业的话题,是因为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正在制定中,其中国资监管体制的改革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国资委的身份、定位、功能未来也或将发生较大的转变,但是在大改革来临之前,对现行政策进行一番梳理和反思是必要的。
国资委自2003年成立至今已经12年,不可否认的是,国资委出台诸多文件奠定了国资监管的基础,但同时也能看到很多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例如央企的投资决策、人事变动、薪酬水平、考核定级等都受到来自国资委的各种管理,对央企来说,工作量增加了不少,而管理效果却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之前从无到有,国资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很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下一步改革之前,对现有政策效果的评价是有价值的。
仍以主业管理为例,企业对主业的选择基于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判断,这种判断不是行政性出资人可以准确把握的,国资委并不比企业更懂企业,国资委曾经为央企划定主业的做法是可商榷的。
此外,还有央企的外部董事不“懂事”、业绩考核不公平、董事会试点成摆设等等,那些是应该放弃的,那些还有改动的空间,现在也到评估效果的时刻了。
国资委主任张毅近日在多次场合表态国资委要“敢于动自己的奶酪,主动改革,主动放权。”“国资委自身也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痛下决心,大刀阔斧,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坚决调整监管职能、监管方式和运行机制,不该管的和可管可不管的坚决不管,该放的要彻底放到位。”这样的反思弥足珍贵。
荆州白癜风医院哪家较好铜川哪里治疗白癜风茂名白癜风治疗医院- 上一页:终于来了:小米8升级稳定版Android 9
- 下一页:吃辣椒会长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