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传统中国文化感受锦江风土人情覆盖
发布时间:2021-12-05 06:34:46
接触传统中国文化 感受锦江风土人情
在我区双桂路街道牛沙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有一个雕塑十分引人注目,雕塑主体有金沙太阳神鸟元素组合成的“家”的英文单词,旁边则是憨态可掬、极具成都特色的大熊猫。构思精巧、色彩亮丽,富有极强的设计感和观赏性。这便是我区“外籍人士之家”,一个让外国友人零距离接触中国文化,感受锦江风土人情的地方,也是外籍人士在我区一个共同的“家”。
打造“外籍人士之家” 让外国友人找到归属感
“不同于侦办案件 “外籍人士之家”是近年来成都市“家在成都”工程建设里一个重要项目,也是成都扩大对外交流,推进国际化进程和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如今,随着成都市国际化建设的不断加速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成都旅游、投资、就业、留学、生活,逐步呈现出以国际新城片区为典型的“高档小区最多、境外人员最集中”的国际化社区发展趋势。由于双桂路街道位于天府门廊——国际新城片区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让这里成为许多外籍人士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生活、成长、工作,让多元的思想和文化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经过快速发展,现在的国际新城片区已俨然一个活脱脱的“洋人街”,因此,将我区的“外籍人士之家”设立在此自然成为不二之选。
去年12月,我区“外籍人士之家”正式成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广受我区外籍人士的欢迎和喜爱。在这个“家”里,不仅有西式厨房可以做西餐和糕点,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图书室、电脑室、手工制作室、棋牌室和活动室等,还可以为外籍人士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休闲服务,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拉近他们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此外,我们还将定期、不定期在‘外籍人士之家’组织开展语言培训、书法培训、茶艺鉴赏、过中国传统节日、制作中国特色美食等主题活动,加强外籍人士与本土人缘、地缘的融合
,帮助外籍人士适应我区生活,融入我区生活。”牛沙路社区书记郭昕告诉笔者。
活动精彩纷呈 共同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今年春节前夕,“外籍人士之家”里迎来了第一批外国客人,在西式厨房里,20多外籍人士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包饺子,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拿起饺子皮,放点馅,再捏紧,看似简单的动作,我却足足学了15分钟。”来自美国的迈克一说起当天包饺子的情景还记忆犹新,“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能吃到自己包的饺子还是很开心,虽然过程艰难但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迈克说道。很多参加了当天活动的外籍人士都纷纷表示,能和居民一起参加到中国地地道道的民俗活动中来十分激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充满学问,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多参加这类活动。
除了教外籍人士制作中国传统小吃,这些可爱的外国友人也乐意和社区居民分享一些自己国家的糕点和美食。3月27日下午,几位外籍人士带着精心准备好的食材来到“外籍人士之家”,他们要教辖区青少年制作西方糕点,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美食文化。活动中,这几位外国友人手把手教孩子们烘焙,混合、搅拌、定型、烤制,事无巨细。孩子们也大胆地用英语和这些外国朋友交流,整个气氛温馨而和谐。
如今,我区“外籍人士之家”里做到每个季度有活动,每个活动有特色、有亮点,此外,辖区也会积极组织四川师范大学的留学生志愿者和辖区外籍人士志愿者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传递爱与友谊,让外籍人士在我区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业务就近办理方便外籍人士生活
在牛沙路社区服务中心有一个专门为外籍人士提供“出入境服务”和“流动人口”申报的窗口,不但可以为我区外籍人士办理境外人员住宿登记、受理签证证件业务申请、提供签证到期提醒服务、通报辖区涉外治安警情,还能为外籍人士提供各类出入境证件、签证证件、72小时过境免签等涉外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作为我区“外籍人士之家”的一部分,这一窗口将我区涉外公共政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最后一公里”,全面促进了外籍人士的社会融入,提升了他们在我区工作生活起居的便利,助推我区“国际化城区”建设。
笔者注意到,在社区服务中心大厅里摆放有一个资料架,上面用汉语和英语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为外籍人士提供政策法规、教育培训、医疗服务、旅游服务、投资置业等各方面信息查询的宣传手册、杂志和书籍,以及《外籍人士在蓉办事指南》等对外籍人士十分有帮助的各类相关资料。此外,外籍人士还可以通过该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把对我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等双向反馈给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锦江的建设和发展。
“我很喜欢锦江,这个‘外籍人士之家’对我们来说真是太方便了,不仅有特色活动,还有专门的窗口提供业务办理服务,极大地减少了我们的时间成本和精力。”一位前来进行业务咨询的外籍人士激动地告诉笔者。(王岚/文)
嘉兴治疗白斑的医院大庆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昭通较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 上一页:拖欠印刷费四年要不回计划
- 下一页:提高全民防汛意识做好汛期排查工作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