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都江堰体育网 >> CBA

中国研制成功人工智能探地雷达可为地下空间.源泉

发布时间:2021-04-01 03:32:35

图为 5所科技委主任焦晓亮(左1)在广州举行的展会上介绍“鹰眼”探地雷达产品。 5所/供图 摄

中新北京1月17电( 孙自法)一座城市不仅有地上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还有看不见的地下空间里各种管线纵横交错,特别在一些老旧城区,地下空间设施已是迷雾重重、暗藏隐患,如何保障地下空间安全,防范路面塌陷、燃气管线泄露等危险事件发生,亟需通过科技手段提供解决方案。

5所“鹰眼-a”探地雷达项目负责人张鹏接受采访时介绍“鹰眼-a”新型人工智能探地雷达。 孙自法 摄

那就没有必要拘泥于一种形式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 5所的消息说,该所依托军转民技术研制成功的“鹰眼-a”新型人工智能探地雷达,能够快速、全面、精准地“透视”城市地下多材质市政管线、油气管线信息,以及城市道路空洞、疏松、富水等土体病害信息。可以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检测提供包含软、硬件的一整套方案,形象而言,就是能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全面“体检”,让城市管理者根据“体检”结果“对症下药”,保障地下空间健康、安全。

“鹰眼-a”探地雷达在四川广汉市开展示范应用的场景。 5所/供图 摄

5所“鹰眼-a”探地雷达项目负责人张鹏介绍说,他率领团队刚刚赴四川广汉市完成“鹰眼-a”的示范应用,在当地开展了约15万平方米区域道路地下的全覆盖探测,发现两处道路地下空洞并取芯验证,建议对发现的两处空洞予以注浆加固处理,广汉市相关部门对“鹰眼-a”这次的“体检”示范表示认可和满意。

作为中国首个全阵列式三维体制的探地雷达,“鹰眼-a”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无损探地技术已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鹰眼-a”采用多发多收工作体制,结合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地下三维信息的实时采集,目前可实现地下 -6米(依据地质条件不同,探测深度会有差异)内三维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厘米量级的探测间隔和厘米级大地坐标测量。

5所研制的“鹰眼-a”探地雷达产品。 孙自法 摄

针对地下空间一体化巡检已成为智慧城市管理趋势,“鹰眼-a”可实现大地坐标与地下空间信息的融合,获取的地下空间信息可实时动态接入“智慧管”或“城建大数据”等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集成,实现城市空间地上地下“一张图”管理,提升中国城市空间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同时,“鹰眼-a”还加载人工智能处理系统,能够对地下管线进行自动识别,在完成地下管线、道路土体病害信息的解释后,可即时生成通用结果“报文”,大幅缩减人工数据分析工作量以及人工判读的主观性,提高数据解释效率、准确度和置信度。目前,“鹰眼-a”对地下管线智能检测正确率已超过90%,误报率小于5%。

至于“鹰眼-a”探地雷达近期发展目标,张鹏表示,技术层面一是要进一步推进软硬件系统集成,使雷达产品像“傻瓜”相机一样,让用户方便、快捷地一键操作使用;二是要不断提高探测深度和精度。应用拓展方面,除推广城市地下管“体检”预警服务外,还将面向各类机场跑道、高速公路、高铁及普通铁路等,开展路面与路基下的土体病害检测业务。

据了解, 5所同期研发的“鹰眼”系列探地雷达产品,还包括“鹰眼-m”多通道探地雷达、“鹰眼-s”单通道探地雷达、“鹰眼-tw”穿墙式救援雷达、“鹰眼-ud”型大深度探地雷达。其中,用于地铁修建的“鹰眼-ud”已实现地下异常体2 米探测预报,将推进实用化应用。后续,鹰眼系列探地雷达根据探测需求,可参与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地下空间检测任务,也可在大型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项目中,进行野外地下无损探测方面的应用探索等,以推动先进探地雷达技术更多、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完)

呼和浩特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石家庄哪医院男科好
昆明不孕不育治疗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