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都江堰体育网 >> 德甲

周易文言传

发布时间:2020-04-20 08:29:01

《周易·文言传》,关于周易后天卦一共有几卦的介绍

周易·文言传①。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②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③。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④。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⑤。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⑥。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⑦。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⑧。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⑨。

①文言:对文言”二字之义先儒众说不一,一、乾坤为门户,以文说乾坤;二、依文而言其理;三、因卦爻辞为文王所作,故曰文言”四、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五、单就卦爻辞而推衍之,故曰文言”等等。笔者以为当依文言理之说近实。

②元:开始。长:训首,君。亨:古文字有祭祀之义,此训为通。嘉:美。古者婚礼称嘉。会:聚合。利,本指铦。利。从刀主分,分故能裁成事物使各得宜;利。从禾。禾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如《说文》所言:利…和利,从和省。故利。又有中和之义。义:宜。《中庸》义者,宜也。《白虎通德论?情性》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贞:一说为占问,一说为正。干:树干。木旁生者为枝,正出者为干,故干。有正之义,因枝叶依干而立,故干。又有本之义。郑注《礼记?月令》羽箭干。曰:干者,器之本也。

③仁:凡果核之实有生气者曰仁以仁为木,案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仁有元之义,元从二从人,仁从人从二,故在天为元在人为仁释名?释形体人,仁也;仁,生物也。长人:犹君人,即主宰人。利物:一本作利之

④此释《乾》初九之爻辞。龙德:阳刚之德。《乾》卦爻辞以龙喻阳。隐:是释潜《乾》初九居下故曰隐易:移。世:世俗。不见是:不为世人所赞同。遯:隐退。闷:烦闷。确:刚强之貌。拔:移。

⑤此释《乾》九二爻辞 。正中;《乾》九二爻居内卦正得中位。庸言:平常的言论。先儒有解庸为中者,但由下文善世而不伐思之。似解庸作平庸为妥。闲:防。善世:吴汝纶曰:此‘善世’即善大,与‘德博’对文。伐:自夸。化:感化。君德:即阳德,阳为君。

⑥此释《乾》九三爻辞。进德修业:增进德性修治学业。九三过中,故曰进德修业”修,治。知至至之:前至”为名词,指到达,后至”为动词,指努力做到。知终终之:前终”为名词,指终结。后终”为动词,指善于停止。几:微。《系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上位:九三居内卦之上。下位:指九三居之下。

⑦此释《乾》卦九四爻辞。上下:言爻位。四为阴位,上可以承君,下可以应初,故曰上下邪,邪枉。九四以阳居阴失位故曰邪进退:言爻,九四上进可居五,下退可居三。群:类。此指阳类。《乾》六爻皆阳,故六阳称群

⑧此释《乾》九五爻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坤阴阳各以类相应相求。乾为纯阳,故曰同声”同气”应,感应。求,追求。云从龙:云,水气。龙,水物。云龙同类,感气相致,故云从龙”风从虎:风为震动之气,虎是威猛之兽,虎啸风生,风与虎也同气类,故曰风从虎”作:起。覩:见。亲:亲附。

⑨此释《乾》上九爻辞,与《系辞上》八章同。注见上。

今译:

元。是众善的首长;亨。是嘉美的会合;利。是事物得体而中和;贞。是事物的根本。君子(效此)全现仁足以治理人。嘉美会合足以合乎礼,裁成事物足以合乎义。能贞正固守足以成就事业。君子能行此四德,所以说:乾、元、亨、利、贞。

初九爻辞说:潜伏之龙,不可妄动。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人有龙德而隐居,其志不为世俗所改变,不急于成就功名,隐退世外而不烦闷。其言行不被世人赞同亦无烦闷,君子所乐之事去做,所忧之事则不去做,坚强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

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田野,适合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人有龙德而居正得中,很平常的言论亦当诚实,平凡的举动亦当谨慎。防止邪恶而保持诚信,善行很大但不自夸,德性广博而化育人。《周易》说:‘龙出现田野,利见大人’这是君主之德。

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勤奋不息,夜间戒惕似有危厉,无咎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为增进德性而修治学业。为人忠诚信实所以增进德性。修饰言辞以树立诚意,所以成就学业。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努力争取。可与他讨论几微之事。知道终结而善于终止,可与他保存事物发展适宜状态。所以居上位而不骄傲,在下位而不忧悉。所以勤奋进取因其时而戒惧,虽有危厉而无咎。

九四爻辞说:龙在渊中惑于跃而未跃,无咎。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或上或下,无一定常规,并非为了邪欲,或进或退,不是恒久不变的,并非脱离人群。君子增长德性,修治学业,想及时完成,故无咎。

九五爻辞说:龙飞于天上,适合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相同的声音相互感应,相同的气息相互追求,水往湿处流,火往干处燃,云从龙生,风由虎出。圣人兴起而万物清明可见。受气于天的亲附上,受气于地的亲附下,则各归从(自己的)类别。

上九爻辞说龙飞过高有悔。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尊贵而没有具体职位,高高在上而与民众脱离,贤明之士处下位而无人来辅助,所以只要一行动就产生悔恨。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中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①。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现天则。②。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③。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④。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⑤。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⑥。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⑦。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⑧。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⑨。

①此以人事释《乾》爻辞。下,释潜指初九之阳居下,其位卑贱。舍,此字古人多解;有谓舍通舒者,然案之《井》卦初六爻旧井无禽《象》曰:时舍也。显然《象》解舍为弃,由《文言》称云从龙可知龙本应在天为得时,今在田而曰时舍也可知此处亦解舍为弃。试:验。穷:极。

②此以天道释《乾》爻辞。阳气潜藏:初九一阳居下,故象征阳气潜于下而未动。天下文明:九二阳气上升,故天下文彩光明。文明,文彩光明。偕:俱。乾道乃革:《杂卦》革,去故也。”九四爻居上卦之始,故乾道乃革”位乎天德:阳至九五而处尊位。天德:指九五天位。极:终极。天则:天象法则。

③此申《乾?彖》意。即释《乾》卦卦辞。一本作情性性,天性。情,是情意。人禀阴阳而生故有。《白虎通德论?情性》情性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之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能:而。美利:美善。此指生物。即云行雨施以生物。刚健中正:《乾》六爻皆阳故刚健二五为中,初、三、五以阳居阳得位故曰正。《乾》六爻中九五居中得正,故曰中正。纯粹精:此卦全阳不杂故曰纯粹精色不杂曰纯,米不杂曰粹,米至细曰精。挥:动,散。一本作辉,二者音同义通假。旁:遍。通:通达。《系辞》往来不穷谓之通。六龙:六位之龙。御:驾马使行。云行雨施:指天之功用。云气流行,雨泽布施。平:均匀平和。

④此释初九爻辞。成德:已成就的道德。弗:不。

⑤此释九二爻辞。聚:会。辩:一本作辨。二者通,有明辨之义。宽:弘广。

⑥此释九三爻辞。重刚:九三居内卦乾之终,上与乾之初相接,乾为刚,故曰重刚不中:指九三不处二五之位,爻以二五为中。上不在天,指往上不在九五爻。天,指九五爻。此爻辞为飞龙在天田,指九二爻。此爻辞为见龙在田

⑦此释九四爻辞。中不在人:九四居卦中间而不处人之正位。中,指居卦之中。人,指人位。卦三、四爻为人位,三与二相比,故三附于地处人之正位。四虽处人位,但元于地而近天,非人所处,故九四中不在人

⑨此释上九爻辞。上圣人。王肃本作愚人。案愚人、圣人相对为文,故王肃本极是。唯:通惟,犹是。《文选?甘泉赋》李善注:惟,是也。

今译:

潜伏之龙,不要轻举妄动”(因)地位卑下;龙出现在田野”因时而被舍弃;终日勤奋不息”开始有所行动;龙在渊中惑于跃而未跃”将由自己试验;龙飞上天”居上而治理天下;龙飞过高而有悔”是由穷极而造成的灾害;《乾》卦开始用九数(以变化天下)天下必然大治。

潜伏之龙,不要轻举妄动”阳气潜藏于地下;龙出现在田野”天下万物呈现光明;终日勤奋不息”随从天时的变化而行动;龙在渊中惑于跃(而未跃)”乾之道即将出现变革;龙飞上天”已位居于天德;龙飞过高而有悔”随天时变化而达到终极;《乾》卦始用九数,天道法则显现。

乾元”开始而亨通;利贞”是物之。乾一开始能以化育的美与利以利天下万物,却不言利物之功,啊!伟大啊乾阳,刚劲强健而中正不偏,可谓纯粹精微。

六爻变动,普遍通达于情理,因时掌握六龙(爻)的变化,以驾御天道,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天下和平。君子以完成道德修养作为行动(目标)每天都显现于行动。

初爻所说的潜”是隐藏而未显现,行动尚未成功,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学习以聚积知识,互相问难以明辨是非,宽宏大量与人相处,以仁爱之心指导行动。《周易》说龙出现在田野,宜于见大人”此谓君子之德。

九三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所以终日勤奋”因其时而戒惕,虽有危难而无咎”

九四爻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处卦中间不在人位,所以有或字,或疑惑,所以无咎

九五爻辞的大人其德性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合,其施政与四时顺序相合,其吉凶与鬼神相合,先于天道行动而与天道不相违背,后于天道行动而顺奉天时,既然天都不违背他,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上九爻辞所说的亢是说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只知生存而不知灭亡,只知获得而不知丧失,这大概是愚人吧!知进退存亡之理而不失正道,这大概是圣人吧!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①。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②。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③。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④。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⑤。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⑥。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⑦。

①此释《坤》卦卦辞。至柔:《坤》六爻皆阴,纯阴和顺,故曰至柔”德方:先儒多解德”为德性,但由上文动也刚”思之,德”与动”对文,似以作得”解为妥。方,方正。古人以圆说明天体运动,以方正说明地之静止,故称方”方”释经文中贞”后得主:经文中有先迷后得主”其意为:先迷惑后找到主人。传文释为后得主而有常”显然与经文之义不同。常,规律,常道。化光:化育广大。古化”有生义。光,广。

②此释《坤》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原意为:踏霜之时,当知坚冰之日将至。弑:试杀。《白虎通德论?诛伐篇》弑者,何谓也?弑者,试也。欲言臣子杀其君父不敢卒,候间司事,可稍稍杀弑之。”辩:即辨。渐:渐进,即由小而大。《坤》初六居下,阴小而始动,不善之积,故曰渐”阴为不善。顺:顺从。《春秋繁露?基义篇》引作逊”

③此释《坤》六二爻辞。正:从止一,其义守一以止。六二以阴爻居阴位故为正”义:宜。六二居中,故为义”内:内心。

④此释《坤》六三爻辞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经文原意为:蕴含章美可以守正,跟从大王做事,虽不成功,但有好的结果。含:含藏。六三是以阴居阳位,故为含章”阳为章美。

⑤此释《坤》六四爻辞。蕃:草木茂盛。天地闭:天地不交通。六四居上下卦之间,上下皆坤,故上下不交而闭塞。闭,塞。括囊:束扎口袋。

⑥此释《坤》六五爻辞黄裳元吉黄中:六五居中,而有中德。古代以土色为黄,土在五行中居中,故黄色即中色,黄有中之义。正位居体:六五以阴居阳之正位。五为阳之正位,六五阴爻为体。支:肢,指四肢。发:见。

⑦此释《坤》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阴:《坤》上六为阴。疑:即凝,有交结、聚合之义。嫌:疑。未离类:《坤》上六虽称龙,但未离开阴类。玄黄:天地之正色,此指阴阳相遇两败俱伤。玄:黑中有赤。

今译:

坤极其柔顺,但动显示出它的刚强;坤极其静止,但尽得地之方正。后找到主人而有常道行之含藏万物而化育广大。坤道多么柔顺,顺承天道依时而行。

积善之家,必定福庆有余,积不善之家,必定灾殃有余。大臣杀掉国君,儿子杀死父亲,这并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祸患的产生由来已久,渐积而成。由于没有及早察觉此事。

周易说:踏霜之时,预示坚冰之日将至。这是说顺从事物发展结果。直是说正直,方是说事物处置的适宜。

君子用恭敬以使内心正直,用处事之宜来方正外物,敬与义已确立而道德就不孤立了。直方大,不熟习没有不利的(这样)则没有人怀疑他的行为了。

坤阴虽有美德,含藏它以跟从大王做事,不敢成就自己的功名这就是地道、妻道、臣道。地道虽没有成就自己的功名,但替天道终结了养育万物之事天地交感变化,草木蕃盛;天地闭塞不交,贤人隐退。

周易说:束扎口袋,没有咎灾,没有名誉。这是说谨慎的道理,君子内有中德通达文理,外以柔顺之体居正位,美存在于心中,而通畅于四肢,发见于事业,这可是美到极点啦!

坤阴交接于阳,阴阳必定会发生战斗,为嫌(坤)没有阳,所以(《坤》上六爻辞)称龙然而此爻又未曾离开阴类,故爻辞称血这玄黄是天地的杂色,天色为玄,地色为黄。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爻辞

“爻辞”出自《易经》当中。爻,《易经》八卦的两个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在《易经》中并没有“阴阳”二字,数百年后的《易传》才把“—”叫阳爻,把“--”叫阴爻。另外,“爻”本义是“交”、“效”,综横之交、阴阳之交,“效”则是通过“交”所产生的“效用”,可以通过全局计算来衡量,依不同方法、体系、定位立极,有相应不同解释。

四川癫痫病医院咋样活络油刮痧有什么作用华夏医院孟德华

静脉血栓严重吗
治疗风湿骨痛的偏方
心脉痹阻中医方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