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邮科院光传输技术入选2014中国十大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06-05 08:16:11
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可供24亿人同时通话。昨日,武汉邮科院这项世界领先的技术,被两院院士团评为 2014中国十大科技成果进展 。
当前,全球95%以上的互联及无线移动通信信息,通过光纤通信传送。近年,随着互联和无线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超大容量传输一直是国际光纤通信的重点和难点。
武汉邮科院投入研发经费10多亿元,经历系列艰难技术攻关,在一根普通单模光纤上实现24亿人同时通话,比201 年提升了8亿人。其传输速度,相当于在1秒钟内传送4000部2大小的蓝光超清电影,刷新了我国光传输纪录。
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是:
1.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圆满成功
国防科技工业局宣布,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 圆满成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科研人员将对飞行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为优化完 善嫦娥五号任务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器服务舱将继续在太空飞行,并开展一系列拓展试验。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 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 4500米级深海遥控作业型潜水器海试成功
海马号 的研制是 86 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并实现了关键核 心技术国产化。国土资源部作为该项目的主持部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作为业主单位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同济大学和哈尔 滨工程大学等共同协作完成研制与海试。在南海进行的三个阶段的海试中, 海马号 共完成17次下潜, 次到达南海中央海盆底部进行作业试验,最大下潜深度 4502米,完成91项技术指标的现场考核,并通过专家组验收。此次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关键技术,是继 蛟龙号 之后又一 标志性成果。
. 安全传输创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和清华大学合作,通过发展高速独立激光干涉技术,结合高效率、低噪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 探测器,将可以抵御黑客攻击的远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距离扩展至200公里,并将成码率提高了 个数量级,创下新的世界纪录。11月7日出版的《物理 评论快报》发表了这一重要成果,审稿人评论认为 实用量子密钥分发的重要里程碑 和 物理和技术上的重大进展 ,并被选为 推荐 论文。同时,欧洲物 理学会下属站《物理世界》也以《安全的量子通信传输到远距离》为题,对其进行了报道。
4. 甲烷高效转化研究获重大突破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领衔的团队基于 纳米限域催化 的新概念,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 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与天然气转化的传统路线相比,该技术彻底摒弃了高耗能的合成气制备过程,大大缩短了工 艺路线,反应过程本身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项 即将改变世界 的新 技术,未来的推广应用将为天然气、页岩气的高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目前,这项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已进入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5. 超级稻亩产首破千公斤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团队牵头的国家 86 计划课题 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 取得重大突破。9月24日和10月10日,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任组长的专家组和农业部测产专 家组组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等专家,在牛形村和红星村现场测产,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006.1公斤和1026.70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 过千公斤的目标,创造了一项里程碑式的世界纪录。这是农业部首次针对超级稻千一个现象是公斤攻关品充电服务企业自6月1日起可向用户收取不超当日油价15%的充电服务费。发现种组织的国家级测产验收。2014年, Y两优900 在全国1 个省市自治区的 0个示范片开展高产示范攻关,在较为不利的气候下仍获得丰收。
希爱力和印度希爱力的不同
小便黄喝什么药
丽水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