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合需要会嬉笑但还保留疏离的
发布时间:2022-02-05 07:38:40
社会的浮躁带动人的浮躁,结果恰恰是因为人浮躁整个社会才跟着浮躁起来。小时候大家都盼望快点长大,希望能够早点独当一面。结果到了长大的年纪,却感觉自己好像还没有准备好。人就是一个矛盾体,但还是很有意思,因为这过程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
十六岁,才发现自己渴望十八九岁的成长
十七岁,才发现真正成熟的人是不会把成长挂在嘴边
十八岁,才发现一定要离开的人从来不留口信
十九岁,要高考了,还是什么都不会
从之前 4、4s、5、5s 的命名规律来看 二十岁,要离家了,故乡从此只剩冬夏
二十一岁,要独自一人了,那不如沉下一颗心
想过一定要做些什么,后来那些想法都被湮没了,不是时间的洪流,而且现实。慢慢地,身边的人开始屈从于眼前,一个人的坚守变得单薄,然后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我不曾体会这些悲哀,但是现在,我接触到了。那就不再倔得要死,也不再任性要求,慢慢分得清场合,同样也学会拎得清轻重。想法回到脑子里,而不是挂在嘴边,不用自己的要求去约束他们(更多的人)。以前会因为琐事哭,总觉得自己是错的,后来,做过的事情也就不再认真回想细节,因为总会找出细节的失误,然后失落一整天。
想着一个人去旅行,大多被眼前的事情打断,或者自我否定。看过一句话,“二十五岁的孤独就是里的照片都是风景”,那算了吧,我不想让这种孤独提前到二十一岁。
一个人,却又两种极端,在极好的朋友面前像解放天性一般,像小孩儿,更像神经质,在仅限于认识的人面前,场合需要会嬉笑,但还保留疏离。人交心是很难的,像乐乐曾说的,“对她们的好,就像一杯水,去趟卫生间,就被冲走了。”像夏则说的,“当你想迫切来一场篮球赛,却发现他们根本不理解你的眼神和动作。”其实人在自己心里是一个样子,在别人眼里又是另一个样子,无端揣测,却又找不到相似的例子做对比。
站到不同的位置,开始考虑身份和做事之间的联系,把自己活成岔路另一头那个人的样子,顾忌、思虑、放弃、所有的事情固定模式,然后将自己镶嵌进去,输入已有程序,得出千篇一律的结果,却又懒得反驳,既定的事实,像个十足的loser。
所以就这样,什么都留不住。
西安妇科专科紧急避孕药会使月经推迟吗
自贡白癜风医院
- 上一页:地铁男厕多为女保洁男士表示自己浑身不自在呢
- 下一页:场外期权一夜间火遍全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