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角色转换
发布时间:2020-08-11 01:54:16
怎样实现角色转换
技术改变传播观念和行动
新的传媒业态对媒体提出了更大挑战。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竭尽全力寻找更多、更新的渠道和工具,以顺应新的时代要求。
就在节当天,着名调查罗昌平宣布,正式作别传统媒体行列,成为一家移动互联公司的CEO。其实,罗昌平只是一个缩影,在媒体变革的进程中,“转型”或“正在转型”的媒体人名单已经拉得很长。
诚如清华大学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君超所指出的那样:今天,我们已迈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悄然改变,传统的“”概念拥有了“人人都是”的广阔外延。
然而,当“自媒体”“大数据”这些词汇频频出现于行业环境中时,媒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与旧模式相比,新环境的参与者在那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出色?媒体人以何种角色参与其中才能尽数发挥才能?
在腾讯“全媒派”制作的《金牌全能速成手册》中,“高阶技能+殿堂装备”这种原本用于战术攻关的词汇赫然在列。正如一场攻关,随着全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作为一名媒体人,更要看清前方的“高能预警”,与时俱进地学习必备技能,用高科技“战衣”武装自己。
“今天我们所要谈的专业主义,应该是在传播行动中达成和实现的。”北京大学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师曾志教授指出,“专业面临的这种困境,是技术带来的传播观念和行动的改变——这在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很多人已经出发和行动了。”
社会对的需求从未改变
在一些人眼中,为适应后工业时代,的职能有所“延展”,包括精准度、信息安全性、信息处理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以最正确的展现形式给特定群体讲故事,仍是行业的一贯要求——换句话说,时代再变,不变的是讲好故事。
节当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全国战线‘好讲好故事’——2014年中国节特别节目”。演播现场,10位好代表讲述了各自的采访经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不少观众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1][2]下一页“我们感受到了作为的真正力量!”北京大学与传播学院的大一学生张宏璟感慨道。“好的工作者,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些动人的温情故事,传递出了正能量。”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评价说。
“不管时代怎么变,社会对的需求从未改变。”在北京大学举办的2014节公益论坛上,着名主持人白岩松坦言,自己经历着媒体的大变革时代,但是巨变之下,时代对人最核心的要求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有助于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与20年前相比,今天做有很多不一样,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不一样。”新京报社总王跃春指出,互联时代不是专业的末日——“相反,它要求更快、更深、更专业、更好看、更适合移动传播。但的本质不会变,也没有捷径可达”。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被新技术替代,而是在眼花缭乱中的迷茫、浪费和放弃。当你没有那个1,你将永远都做不到100。”王跃春意味深长地说。
改变世界的同时提升自己
媒体人要想在报道和媒体机构中彰显个人魅力,就需要树立一种意识,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美联社交互室的一把手Shazna Nessa指出:“我们需要让年轻的明白他们可以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人们也对他们抱有这样的期望。”一份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报告也指出,应该具备“企业家精神”,即不论在什么专业领域,都应该以创新为目的进行反复试验。“我们必须记住,工作是充满快感的创造,不是烦躁和无聊的重复。”
时代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十年媒体从业者如何做?
“今年,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我为什么离开XXX’的帖子,但有变化吗?真相、真话和创意的传播依然是我们获得存在感的源泉。”王跃春断言:“做,没有好时代与坏时代之分。”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未来十年,媒体面临的挑战将会有四对矛盾:新旧媒体之间的矛盾、跨界和坚守之间的矛盾、善与真之间的矛盾以及大与小之间的矛盾。至于如何选择道路,他的回答是:“大家需要‘在纠结中前行’——更重要的是,要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提升和改变我们自己。”
“如果把比喻成负轭的骏马,那么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中,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悲情惯性,而应该选择奔放、奔跑。”时评人王石川说。
可见,如果善于分析环境和局势,主动出击而非被动遭受裹挟,那么对媒体人而言,眼下就是一个黄金时代。前一页[1][2]
合肥白癜风医院地址宝宝肚胀气怎么办泉州白癜风治疗医院有哪些- 上一页:万人喜看沿海开发新成就
- 下一页:2018年房地产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