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都江堰体育网 >> 排球

沈阳铁西新区装备制造业的五年腾飞路

发布时间:2020-06-30 04:22:07

2002年6月18日,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大决定: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两区优势互补,使老铁西重获新生,经过五年调整改造,铁西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昔日“共和国的装备部”雄风重振。目前,全区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达90大类、1000多个系列,品种已达万种之多。在数控机床、输变电、大型工程机械、冶金矿山、石化设备等领域的77个主要产品中,有44个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同行之首,还有18种产品列入国际前10位。今年机床集团、北方重工集团、远大集团等三户企业将实现百亿元产值,沈鼓、特变电工、沈变等企业将重居国内同行领军位置。 深化改革摆脱困境显生机 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国家在“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支持和发展起来的。但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铁西老工业基地却陷入了困境:90%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500多亿元的存量资产闲置;企业负债沉重, 0万产业工人中有1 万人下岗,10万多下岗职工没有参加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铁西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 铁西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特别是200 年10月,中央做出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提供了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铁西调研指导,极大地推动了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进程。 几年来,按照中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总体部署,铁西在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中,坚持体制创新,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加快调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快进展。2006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 0%。 “东搬西建”难题破解 针对铁西老工业基地的种种难题,铁西区实施了“东搬西建”的战略,对铁西老工业基地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彻底性的改造。坚持“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并举原则,在着力解决企业的冗员、内债和办社会等问题的同时,重新整合工业资源,推进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优势企业做强做大。通过“东搬西建”,筹集改革成本100多亿元,满足了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异地建厂和技术改造所需的资金。目前已完成214户企业。腾迁土地6平方公里,获得140亿元的土地收益。其中,80%用于了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短短几年,一个集现代工业与现代商贸为一体的新城区已初步形成。 自主创新 集群式发展 几年来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使铁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提高。但在关键技术开发和重要部件的设计、制造方面仍受制于人,为此,区里紧紧围绕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的16个重大专项,确立9个重点发展专项,大力支持企业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培育出重型数控机床、大型石化设备、冶金设备等为代表的 5项世界级产品,在已有的机床、沈鼓、沈重等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市区政府还先后拿出20多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为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产业提供生产过程测量控制仪表及系统、重大装备国产化急需的大型铸锻件等,规划建设模具及压铸件、仪器仪表、铸锻、机泵阀、汽车零部件、输变电配套件、通用零部件等基础配套等20个产业集群,现已有建成企业227户。围绕提高工程成套能力,形成良性产业链,力求在产品成套和工程成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创最佳环境 服务企业发展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装备制造业各类要素向铁西聚集的重要条件。为此,在服务上,铁西区将项目审批时限由过去的59个工作日缩短为20个工作日,严禁政府各部门到企业乱检查、乱摊派,全面取消区级收费项目,保证装备制造企业在铁西实现“无障碍审批、无干扰经营、无费区管理”。出台了加速装备制造业发展18条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15条等一系列举措,每年拿出5千万专项资金,对装备制造企业申请贷款和国债项目以及企业技术创新予以支持。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40多亿元加快了装备制造业聚集区道路、管建设,新建了近百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为企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来源:辽宁政府械)

脚灰指甲会传染到宝宝吗
无副作用减肥药物
朝阳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泸州好的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