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黄扬略新医改经验光照未来社会
发布时间:2020-08-04 12:39:44
全国政协委员黄扬略:新医改经验光照未来社会改革
2011年4月,李克强参加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并考察北京市医改工作。图为李克强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医改进展情况。
深圳北京3月6日讯 始于2009年的新医改,是中国近年牵涉面最广、最复杂、最艰巨、成效最显着、国际评价最积极的重大改革。正在北京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商报社长黄扬略3月6日接受深圳采访时表示,虽然新医改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初步成果,改革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巩固和提升,但新医改在争议中定纲领、在艰难中谋突破、在渐进中求推进、在地方上鼓励探索创新、在探索创新中建章立制等等做法,却足以为下一步的重大社会领域改革提供统领蓝本。以下为对黄扬略的专访。
:作为新晋的全国政协委员,《以新医改经验统领未来中国社会改革》是您提交的提案之一,为什么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黄扬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为国家献计献策,是没有界限的。我之所以关心新医改的话题,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我本人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乡村医生,在我生涯的早期,也曾经深入报道过80年代的医疗卫生改革,因此对医疗领域一直比较留意;其次,新医改涉及中国亿万苍生的福祉,既是功在千秋的重大民生政治,也是中国近年最重大的社会领域改革项目,包涵多重意义,既指向当下,也昭示未来;第三,为了全面真实的了解新医改的情况,我在2012年曾派出香港商报的多路奔赴全国30个省、近百个县、镇和乡村,进行实地调查,并出版了第一本全面深入介绍新医改情况的书籍——《中国新医改》。
新医改:带出理念变革 推动中国新政
:果然是根基扎实、有备而来。为什么对新医改评价这么高?
黄扬略:确实是应该高度评价,因为在中国的角度说,这是了不起的德政,也是开创历史的新政,其意义并不亚于免除农业税。
首先,新医改重新定义和矫正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本位”,这个本位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并同时将这项“基本公共服务”明确界定为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这既是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定性”、“定位”,也是对政府行政的“定责”。
:这是了不起的理念进步。
黄扬略:对,理念进步太重要了。理念进步从来就是现实进步的先导。一切改革,首先要改的,就是观念、理念。观念和理念,就是前进的方向。方向正确,奔跑的努力程度和速度才有意义。
过去30年的市场化和GDP崇拜的大潮中,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属性”淡化了、丢失了,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也淡化了、推卸了。在这种被扭曲的理念的影响下,医生和医院的首要天职不再是治病救人,而是赚钱盈利,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医疗行业很大程度上被异化为一盘“金钱挂帅”的生意。与此同时,在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观的主导下,政府尽管也常把民生挂在嘴上,但在实际的财政分配上,医疗卫生的投入却少得可怜。
:您所讲的情况确实能够从现实中感受得到,但您是否有数据支撑这种判断? 黄扬略:当然有,我这里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根据香港商报2012年出版的《中国新医改》一书的研究数据,尽管2008年中国举办了历史上最盛大、最成功的奥运会,但这一年的中国医疗保障覆盖率不足30%,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不及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三分之一,医疗卫生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足10%,不仅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17%的应有比例,甚至比不上世界最穷的卢旺达。凭这几项数字,我们就可以说,新医改之前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已经被扭曲和挤压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到了不得不改的程度。
最大意义:推动行政归位和新政绩观形成
:连世界最穷的卢旺达都不如,确实令人震惊和深思。也难怪看病难、看病贵,基本成了全社会的共同感叹。
黄扬略:对,新医改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重新起步的。医改问题错综复杂,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难题,但在中国国情下,医改问题很大程度是一个财政问题。
:这句话怎么理解?新医改还带出了财政改革?
黄扬略:你说得对,但还不止于此。往大处说,实质上还带出了行政改革,带出了政绩观的变革。这就是我高度评价新医改的第二点理由。新医改,是一次综合性改革,之所以能够成效显着,也正在于此。医疗卫生事业被界定为政府的“基本公共”后,财政安排必须跟上、配合并保障,对于过去过度侧重投资和GDP增长的财政安排来说,这就是改革。财政安排变了,政府的行政必定跟着变,行政行为变了,政绩观也必须变。
:这就是你前面所说的,新医改不仅指向当下,也朝向未来,既是一项德政,也是一项开创历史的新政。
黄扬略:对。一个国家就是一盘棋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深远的变革,往往发端于一项细微的局部改革。这就是为什么有研究新医改的学者认为,新医改最重要的成就,可能不是在几年时间内建立了覆盖95%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而是驱动了政府行为的重心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归位”,并进而启动了“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的终结进程。
:如此说来,新医改的意义已经超越医疗行业本身。
黄扬略:这个判断完全正确,我们必须站在这个高度、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评价。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见解,也是很多研究新医改的学者的共识。
以中国实际国情和政策演进的逻辑看,中央高层如此重视新医改,表明中央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过往30年间过度专注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政治取向,应该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而回应民生需求、缩小阶层差距、强化分配公平、弥合社会割裂等议题,在下一阶段的中国政治日程表中,无疑将会占据更优先的位置。
五大启示可统领未来改革
:那么从经验上说,新医改有那些经验是值得总结并作为未来改革借鉴蓝本的?
黄扬略:这就是我要重点讲的第二个问题,新医改经验对于统领中国未来社会改革的借鉴作用。
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和推动,正确清晰的方法和路径,亿万群众得保障和实惠的民心支撑,成为撬动医改“世界难题”的“中国经验”,具有多重启示意义,其经验可圈可点。
点击进入
安阳妇科医院如何治鼻塞流涕腹部疼痛- 上一页:狗粮是干吃还是泡着吃比较好
- 下一页:石家庄四大在建的大型购物广场北国开元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