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都江堰体育网 >> 西甲

演技真的很赞民政部门多举措倡导

发布时间:2021-12-23 05:37:44

演技真的很赞 民政部门多举措倡导“厚养薄葬”移风易俗 节地生态葬渐被接受 祭音乐祭成新风尚

昨天,南京今年清明第一场集体长江公祭在中山码头举行,800名市民代表参与公祭。

人生百年,终归乐土。落叶归根,回归自然在庄严肃穆的音乐声中,六位亲属手捧逝者骨灰盒,缓步向前。这是昨日上午常州有关部门在龙城古园组织的第二届免费集体生态葬仪式,6名逝者使用可降解骨灰盒安葬,三个月后将溶入大地

由于江苏省民政部门大力倡导和宣传,在节地葬、树葬、海葬、可降解骨灰盒葬等新葬式渐被市民接受的同时,厚养薄葬,移风易俗也正在江苏发生。

生态葬渐被接受

据统计,南京每年死亡人数约3.5万人,按目前80%选择墓葬计算,每年新增占地需要2万平方米左右。有关人士测算,目前的经营性公墓只能提供5年服务。而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不再审批传统型经营性公墓,移风易俗、改革殡葬势在必行。为此,省市民政部门大力推广节地生态葬。在无锡市青龙山公墓看到,小型艺术墓占地面积只有0.5平方米左右;传统公墓每亩只能容纳220个双墓穴,而采取树葬方式,双墓穴可达700个。在无锡梅园公墓,草坪葬墓穴占地只有0.3平方米。该公墓负责人汤文伟介绍,为了引导市民移风易俗,对选择使用可降解骨灰盒的,除免费安葬外,政府还奖励1500元,目前已有16例选择此种葬式。

祭祀新风尚正在形成

采访发现,除了殡葬改革逐步被人们认可外,清明祭祀活动也与时俱进,出现了络祭祀、音乐祭祀、植树祭祀等新形式。

在常州栖凤山国际人文陵园,看到今年新设置了孔雀观赏区、盆景观赏区等。该园总经理助理徐晓旭告诉,墓园不仅仅是祭奠逝者的场所,也是生者认识人生、领略人生意义的课堂。该园将墓园公园化,就是想让亲属们缓和悲伤心情,能够在青山绿水间跟逝去的亲人说说话,更积极地面对人生。为此,该园今年在清明期间还开展了纸钱换鲜花、风筝和点歌活动。

无锡青龙山公墓则开辟了卡片墙,用在卡片上给逝者写句话的形式寄托哀思。同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发放黄丝带,开展丝带寄语活动。

廊坊权威妇科医院
成都治疗阳痿的医院
太原皮肤科治疗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