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到耄耋的老人陈思培
发布时间:2020-03-31 05:27:37
摘要:年到耄耋的老人陈思培,儿孙满堂,却独自一人生活,他要求三名子女每人每月定期给付他生活费200元,也得不到保障,他的晚景真是大婆打米二婆量——凄凉又凄凉(妻量又妻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
上个世纪60年代,陈思培同刘关珍结婚已近十年,并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叫陈东,一个叫陈西。他年轻力壮,头脑灵活,有初中文化,嘴巴很会说,天上的麻雀都能哄得团团转。还在回龙镇粮站谋到一个工作,离他家有好几十里路,住宿就自然在工作的粮站,一日三餐都在伙食团吃饭,生活比农村好得多。他曾经叫刘关珍和他一起到镇上,去做点小生意,但她认为自己生得笨,不是做生意的料,同时她不放心把两个儿子丢在屋里公公婆婆带,因此坚持留在家里带两个儿子,同时也照顾公公婆婆。
刘关珍不愿意去,陈思培也不回家,两个的感情也日渐疏远。就是在那段时间,粮站伙食团新来一个炊事员杨秀兰,二十多岁,比他媳妇年轻漂亮,做的饭菜香,他们慢慢熟悉以后,眉来眼去。休息时间,他主动去帮杨秀兰担水、洗菜、洗碗,说些温柔体贴的话。杨秀兰觉得他人好心好,感情不断升温。
一个星期天,粮站其它职工都回家了,只有他和杨秀兰留守,借此机会,他买了好酒好菜,同她在一起边吃边谈情。他用花言巧语说动了她的心,燃烧起了 ,两个紧紧地搂住在一起,她尝到了爱的滋味,从此他们爱得死去活来。后来,干脆在附近租了一间房,悄悄地同居在一起。那时的陈思培有一手好手艺,会做手工面,还会修石磨,休息时间,经常在外面帮工挣钱,他把挣来的钱和工资,都用到了他和杨秀兰的身上,日子过得很甜蜜,一月两月也不回自己的家。
可怜陈思培的结发妻子刘官珍在家,带着两个儿子,非常辛苦,经常带信叫他回家,他总是以粮站忙走不了作借口推辞,即使回家去也不买任何东西,回去看一眼父母,就说粮站有事车身又往回走,他不给刘关珍拿钱不说,反到还管刘关珍要路费。
刘官珍认为嫁到了这样的老公,是她命上遭,她受到旧思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影响,完全没有一丝离开陈思培的念头。她就靠纺纱织布和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不奢望他拿钱回家,想到只要把两个儿子带大就好了。
陈思培和杨秀兰悄悄在一起生活,一过就是三年,他们曾商议要“结婚”,但每到关键时候,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甚至“玩失踪”。直到杨秀兰肚子大了,单位发现了他们的问题,最后东窗事发,认为陈思培作风有问题,粮站上报主管部门把他辞退了。
陈思培被辞退后,悄悄地走了,同杨秀兰不辞而别,也没回到原配刘官珍身边,不知去了那里。他同两个女人都断了联系,开始走乡串户打工修磨子、做手工面、走到那里就在那里吃住,找的钱有一个用一个,只图他自己吃好耍好,逍遥自在,过得快乐,并向人们隐瞒了他的两个家。经常邀约三朋四友吃喝,完全没有考虑他的两个女人和儿子怎么过日子。
二
杨秀兰在陈思培走了不久,生下了一个没爹的儿子陈南,她四处打听他的下落,苦苦地等待他回来结婚。等了四、五年,都没音信,陈南已开始懂事了,问起他的父亲,杨秀兰只好对他说:“你父亲早就死了”。她也不想再去找这个抛弃她的陈思培。
一直到陈南10多岁了,她才知道陈思培还活着,而且已回到了他结发妻子家里。他们母子二人的生活,还是一点都靠不到陈思培,她也不想带儿子去认他这个父亲。
但没有想到,有一天陈思培的一位亲戚碰到杨秀兰,劝她还是把儿子带去认他的父亲,以免日后儿子埋怨。杨秀兰感到别人说的也不无道理,才把陈南带去陈思培家见一面。由于陈思培常年总是在外面,也没有给他们母子拿过钱,陈南从小到大没见过陈思培,完全没有一点亲热感,杨秀兰拉着陈南指着陈思培说:“这是你爸爸!”陈南则回答:“我爸爸死了,没有这样的爸爸!”陈思培大骂杨秀兰没教好儿子。她母子吃了一顿饭就回家了。
这之后,刘关珍生的儿子陈东、陈西才知道他父亲和杨秀兰生的有个弟弟陈南,但他们相互基本上没有来往。陈南没有父亲,他和妈相依为命,饱一顿饿一顿地生活。遭过多少人白眼,受过多少痛苦,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幸好他的妈坚强,靠勤爬苦做,把他养大成人,接了媳妇成了家。
陈思培一直在外鬼混,两个家都不管,他一个人独自在外漂流浪荡,先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没有考虑三个儿子怎么长大,也没为三个儿子读书给过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乡的食品加工都机械化,他的传统手艺已没有了用武之地,在外漂泊已很难生活,加之他的年纪大了,做不动工了,唯一的一条路只有回到刘关珍身边,同她一起生活。
陈思培回到家时,两个儿子已先后结婚,有了他们的儿女,各自成家生活,只有老实的刘关珍收到他一起生活,儿子儿媳对他们给点吃的粮食,其它的生疮患病基本不过问,老两口日子过得很苦。没过几年,刘关珍不幸去世,从此,他孤孤单单独自生活。
三
陈思培的年纪越来越大,眼看已到耄耋之年,收入没有来源。尤其在老伴去世以后,生活日渐拮据。
他的大儿子陈东也50多岁了,身体不好,已经做了三种疾病的手术,每个月仅115元的低保,两个已成家的女儿给他一点零用,一个14岁的儿子还在上学,根本无力抚养陈思培。二儿子陈西家庭也不富裕,他这时想到了同杨秀兰生的儿子陈南,想在三个儿子家,每个人家里呆一个月。
一天,他到陈南家,说起他的想法。陈南一听就火了,连珠炮似的说了一通:“你一不是个好‘丈夫’,二不是个好父亲,小时候我上学的学费你从来没管过,妈没钱时,我靠自己打工挣学费。没读书了在面馆打工时,我一个人住在水库旁的篷房里,再造孽都没人管过!现在没有生活来源了,就想起我了,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最后,让他吃了一顿饭,就叫他自己回家,过他自己的生活。
过了不久,陈思培满80岁,陈东在家里给他办了寿宴。有人开玩笑给他说,你儿子陈南开的饭馆,何不在那里去再办一场寿宴,该有多风光!没有想到他当真了。过了两天,他请了几十个客人到陈南的饭馆里去。陈南不出来招呼接待,他的两个女儿还跑出来对陈思培说,“我们家没有你这个爷爷!”陈思培无奈,只好把客人带走了。
陈思培已到了壁子上挂团鱼,四脚无靠的地步,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他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三个儿子承担赡养义务。一审法院判决三个儿子每人每月定期给付他生活费200元,并均摊其医疗费用。
判决作出后,陈东陈西没有异议,但陈南表示不服,遂提起上诉。他表示,自己是非婚生子女,不属于正当的父子关系,是他的妈一手把他拉扯大,吃了多少苦,他根本不知道。现在他只想让母亲好好享些福,安享晚年。陈思培从未尽到父亲抚养义务,他不应当承担赡养义务。
法院民庭庭长说,父母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子女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如果该项权利子女一直未主张,则视为放弃。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并不因此而丧失。最终法院判定三个儿子共同赡养。
法院虽然判决了,能不能落实还要不一定。人们都说风烛残年的陈思培,落到如此地步,完全是他自己年轻时对婚姻不负责任,对儿女的养育不负责任所造成,不要说他的儿女,就是社会上的人也不会同情,是他自己造的孽,活该!
共 270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陈思培与刘关珍是原配夫妻生了二个儿子。陈思培年青时能说会道又有正式工作,与原配刘关珍长期分居感情疏远。陈思培与本单位同事杨秀兰非法同居生有一个儿子,陈思培因 败露被单位辞退。从此他潇洒离家出走,自己快活去了,直到晚年传统手艺没有了用武之地,只好回到原配刘关珍身边,没过几年,刘关珍不幸去世。从此,陈思培孤孤单单独自生活。无奈之下陈思培只好求助法院判决要求三个孩子抚养他。可自己造的孽,会得到善终么?作品语言朴实,文笔流畅,人物刻画鲜明。作品寓意深刻,警示后人。 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1 楼 文友: 2018-0 -10 17:14:00 欢迎赐稿,期待新作。
回复1 楼 文友: 2018-0 -11 2 :18:40 谢谢老师精心写的编者按语。大凡对婚姻不负责任的人,结果必然会下场可悲!苏州中医男科医院活血通络止痛中成药包头治疗癫痫病方法
烟台牛皮癣医院都有那些儿童消化不良吃什么药
缺乏维生素D的疾病
- 上一页:p央视新大楼俗名大裤衩嫌不雅内部征名p
- 下一页:第八代雅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