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到樓房蝸居到敞居海南居住條件20年變
发布时间:2019-11-17 04:47:52
草房到楼房 蜗居到敞居 海南居住条件20年变化大
住在120多平方米的敞亮套间里,海口市美兰区政府干部雷先生仿佛早已忘却1980年代末的蜗居
22年前,雷先生的家仅10多平方米,拥挤着一家3口20多年来,海南住房改善未曾停止的脚步,带来了海南百姓居住条件的巨大变迁
省人大财经委曾做过调研,发现1987年海南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仅5.8平方米;到2008年,省住建厅资料显示此项数据已达27.01平方米短短21年,大幅增长了3.66倍与此同时,海南农村居住条件也发生了被称作五个现代化的喜人变化
渐升的城镇居住幸福指数
坐在阳光充足的大房子里,要让雷先生回想20多年前的蜗居日子,似乎有点困难
1988年,海南刚建省,如果站在位于海口市的海南大饭店最高层向东南眺望,文明东路上只有一片矮旧平房雷家当时就在该区域海口电线厂一个废车间改成的简陋平房里人均不到4平方米,就是当时海口一个普通公众人的生活空间拥挤,在那时是每一个城镇居民最真实的居住体会《海南年鉴》曾白描:截至1989年底,全省仍有近3万户居民处于无房或紧张的居住状态中20多年来,中国最年轻的省分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并未忘记挤在各种鸽子笼里的居民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掰起手指头,回忆了海南城镇住房条件改良的三大途径
房地产开发,市场化效果最好省人大财政委资料显示,年,海南房地产共提供商品住宅1542万平方米,商品住宅年均竣工77.1万平方米,相当于每城镇人口年增0.36平方米住宅
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影响效应最大海南积极推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租、售、建三者并举年,累计出售公房11.3万套,占总量的98%,面积842万平方米在出售公房的广度、价格并轨的速度、提租的力度方面,海南走在全国前列
处置积存房地产,海南特有的一种途径1998年,海南在全国率先试点处置积存房地产,将处置积压房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结合至2005年全省已处置429万平方米,其中很大一部分成为解困房
建省这20多年,普通百姓的住房面积扩大了很多在海口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周小姐提起住房变迁,就觉得开心她还记得,1988年建省时,全家6口人挤在一个小套间里如今,家中4个孩子均已成家立业,每个小家3口人住的房子都是120平方米以上的宽敞明亮的大套间
其实,周小姐的幸福,在海南的大小城镇已是一种普遍的幸福
海南农村居住的五个现代化
陈忠平站在自家新房前,非常高兴,因为家里新建了5间平房他所在的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金波老村是个典型的山村,走在该村,人们会惊讶地看见1溜宽敞明亮的新房,还有不少小洋楼
一名副乡长告知,金波乡黎汉聚居,黎族同胞传统居住的是茅草的船型屋,全家生活起居都容纳在不大的空间里
海南建省后,省委省政府极为关怀黎族同胞的生存发展1992年起,省政府就每一年拨款1500万元,帮助黎族同胞改造茅草屋各地先后出现一批新砖木住房,各地陆续出现造型讲究、风格各异的独门独户的黎族住宅,黎族新村一派繁荣新景象
不仅仅是黎族村落,全省农村的住房条件都有显着改善
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说,住房改良是建省后海南农村最明显的变化之一20多年来,我省农民的住房需求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实现了五个现代化
建省20多年来,海南大部分农民告别了低矮的房子,盖起了砖瓦房,面积不断增加1989年海口农民人均仅13.94平方米,2008年已增至28.32平方米全省实现了房屋宽阔化
农村房屋由过去的土木结构逐步向钢混结构转变,门窗由木质向铝合金、塑钢发展,地面由土、砖铺地向水泥和瓷砖发展实现了装修现代化
很多农家都有了成套家具,各种家电走进普通农家大多拥有独立厕所,实现自来水入户,液化气成为主要燃料实现了家居富裕化
房屋质量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逐步取代老式砖木房和山区草房,更重视安全性实现了结构安全化
农家小院的泥土墙被漂亮的门楼和水泥墙所取代,庭院里的花草更富农家气息,室内外装饰随处可见实现了美观舒适化
22年未停止的海南住房条件改善,留下了一个不断变迁的居住条件变迁史
建省20多年,我家居住条件实现了四级跳海南农垦邦溪农场八队割胶巾帼班班长黄萍现住在被称作垦区胶工第一楼的胶工公寓邦溪农场是个人口不到4000人的国营农场,1年就投资260多万元,建起了2778平方米的公寓楼,实现了黄萍口中的从茅草屋到瓦房、平顶房再到公寓楼的逾越
薏芽健脾凝胶服用说明
儿童健脾的粥
儿童止咳化痰药排名
济宁治疗阴道炎方法
福建治疗不孕不育医院
长治治疗宫颈炎医院
温州治疗癫痫病费用成都治疗妇科费用
岳阳治疗阴道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