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拿不到订单.DG
发布时间:2021-03-01 17:13:11
和一些出口的朋友交流了一下,有些业务人员希望迅速提升展会业务水平,迅速提高业绩和个人收入,而且这种心情比以往都要迫切。有些人希望一蹴而就,甚至能够有大神指教几招盖世武功,立刻就能够炼成降龙十八招。
现在建材出口 亚历山大 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以笔者在展会观察所见,很多的方面有待完善。其实大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怎么落到实处,所谓 落地 ,根本还是要从自身能力提升、做事质量提高做起,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基本功。
本次陶博会的临时展位门口左面,我看到内地某个工厂的简介,洋洋洒洒5、6段,本身就是例行公事的文字,从 产业强国 之类的大目标,说到建立时间,国内奖项,如此等等。还做成背景彩图,包在灯箱外面,非常花俏。估计没有几个中国人看。
更加要命的是,下面的英文版本就是中文版的忠实翻译。我看了一下,语法基本正确,不能说有错。但是,老板,花了这些钱,把那些在国内大家都习以为常的陈词滥调翻译成英文,对于老外有多少吸引力?答案只能二选一:零(因为没人看),或者负分 (觉得很烦)
做外贸大部分情况需要英语沟通;但是不等于会英语就能做外销。这是典型案例之一。
其次是你没有第二次机会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某工厂的新产品展示不错,展示出在森林里面的绿意盎然的气氛,看得出用功不少。只是,在总共只有11个单词的英语主题句里面,居然犯下英语初学者都能够看到的语法硬伤。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
以我之前和广告公司打交道、审稿的经验判断,应该有99.99%的机会是这样的情形:设计公司设计好了整体设计、主题图片、中文口号,品牌厂家也审阅通过了,同时提出需要中英文对照,因为客户来自海内外。设计策划公司想,现在不是互联思维流行免费吗,既然 阿尔法狗 都能够赢韩国棋王,百度一下就可以了,专业翻译公司的钱那百来块钱就省下来。结果出了一句文法不通,意思不明的英文口号,进门第一眼就看到。
也不是跳的最高的你打算用什么吸引客户?干脆就拿产品,啥都别说,还好。现在一见面,自己先犯个错,让人家把你的档次降三分,真是慷慨。但是我也奇怪,他们的出口人员没有人审稿的?还是业务和市场脱节?一定哪里出了问题。该省钱的没有省掉,补救都来不及。
另外,有一个做石材背景墙的厂家,我一进门就被其中一个背景墙的颜色搭配、款式设计吸引住。和业务人员交流的同时发现,很多细部明显做得粗糙,与它要承担的定位---本店的主打皇牌产品不匹配。我很直接、诚恳的、当然也是细细声的指出这一点,说太可惜。业务也承认,说是因为赶工,要是真的给客户的就不会的。
我相信他们的说法,因为这是很多国内厂商的通病,赶工、急急忙忙、细节没有做好,然后靠嘴巴解释。其次,我没有打算买,不会趁机压价。
现实是,客户远道而来,看中了你的产品或者厂家作为潜在供货商,无非两个可能:喜欢远远看到的产品,但是看到这些明显缺点,借机挑剔压价;觉得口述无凭,担心你的质量保障能力,(参展样品都这样,遑论质量体系,后期大货生产质量从何谈起?),最后不选你作为合作伙伴。
此外,专业水准和操守很重要。
某个展台,最流行的CALACATT风格瓷砖摆设美轮美奂。我问到销售人员A这个砖的白度多少,他没有办法回答,只好扭头请另外的同事B过来,同事B犹豫了一下,说出某个数值。
以白度为其中主要卖点的产品,其销售人员不能回答这个基本的常见问题。你还有资格说出口生意难做?难道让老板再降价一半你才能卖出去?
当然,你我都知道怎么找借口:客户说太贵了。客户估计也是这么说的,真正的原因呢?
又,我参观完了西班牙P牌的展厅后,在不远的一个工厂展位,看到跟P牌的某个款式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但是尺寸不同。于是,我问销售,这个不是跟西班牙XX品牌款式类似的?业务员很坚定的回答: 我们尺寸不同,比他们更大,(确实如此),而且我们自己有专利,西班牙的那个牌子没有。
我开始暗暗佩服这位兄弟,确实行业里面有这样的人,也挣了不少钱,太牛了。现在明白人家为什么不愿意让咱们中国品牌进入国外主流展览了吧?在你愤怒的时候,就不会一竹篙打一船人?
其实我是看到不少做得非常好的公司和个人,只是话说回来,老板请你回来,或者客户愿意掏钱,当然指望你做的好,难道为了你做的不好、为了你的缺陷才掏钱的?你又不是维纳斯,双手没有了,大家还老远去欣赏。
(作者系佛山三友同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国际商务师)
上海哪家医院男科好合肥白癜风好医院
拖车电话
- 上一页:为何卖场里受伤的总是陶瓷.DG
- 下一页:又一款超级旗舰曝光亮眼.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