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歼5战机试制开启中国航空喷气时代
发布时间:2020-09-18 14:58:54
歼5战机试制:开启中国航空喷气时代(1)
就知道他是球星级别的日军侵占时期,这里曾经是日寇军用飞机临时检修厂;东北解放前夕,这里曾经是国民党在东北的空军基地。昭陵侧畔、皇族之脉的原北陵机场确实是一块兵家必争的宝地。
1949年仲夏,我从中央大学航空系毕业,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部,受到了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亲自接见,被安排在空军第十一修理厂从事技术工作。1951年11月,国营112厂(沈飞前身)正式成立后不久,在大规模建设沈阳飞机厂的热潮中,我踏上了这片渐入冰封的土地,也可以说是一座废墟之上。
国民党逃跑时留下的这个烂摊子,被他们破坏得较为严重。生产线被拆得七零八落,基本不能使用。试飞站只有两座简陋的机库,有一些破旧的军用机,也有部分散放的航空器材。在抗美援朝的空战中,年轻的人民空军经受了锻炼与考验,航空工业在硝烟中成长壮大。为支援空军,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修理这些飞机,供空军训练飞行人员使用。
我初到工厂时,员工加起来不过500人左右,大家来自四面八方。新招聘来的工人都很年轻,大部分在十几岁。与我同一时期来的大学毕业生有100多人,包括交通大学、西南联大、中央大学航空系的,都是非常宝贵的人才。可以说国家对航空工业的起步是相当重视的。
当时三大问题困扰着我们,第一是工厂的基建与生产并行,生产准备条件严重不足。从厂房的建设、生产线的设计布局、各种工艺设备的投入等一系列生产准备工作,都需要我们亲力亲为。而且还要边建设边组织飞机修理工作。第二是工人技术生疏,亟须培训。陆续新招来的大部分年轻工人,不能直接到生产线上操作,要手把手地教。而大学毕业生也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都得从头学起。第三是大分部领导干部是地委级的干部,缺乏航空企业技术与生产管理经验。当时生活条件很差,吃的是玉米面和橡子面做的窝头,住的是简陋的平房,冬天烤炉火,夏天常漏雨。但没听到谁讲过一句怨言,也没有人讨价还价。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尽快将自己的飞机制造出来。因为中国太穷,没有飞机才受人欺负,我们一定要出这口气。
建国初期我国航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苏联派来的修理列车和专家们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同时也惊叹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航空制造专业技术。从修理米格-15的零备件开始,我们逐渐过渡到修理部件、机翼和机舱罩等。工厂作为国家 一五 时期165项重点工程之一,从1953年开始,仅用3年时间,就基本形成了拥有万名员工的飞机制造厂,迎来了建设新型飞机制造工厂的新时期。
就这样,这群大多数没有进过工厂的人,建造了工厂;没有见过飞机的人,要制造飞机了!
名医在线咨询
孩子经常积食怎么调理
宝宝积食自己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