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如何摈除干不如站的洗碗效应物业
发布时间:2021-12-08 05:52:43
人民谈如何摈除干不如站的\"洗碗效应\"
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旁边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饶: 怎么这么不小心? 干半天活却因为小失误落埋怨、受责备,有人把它归结为 洗碗效应 。
有位县级领导干部,思想解放、敢闯敢干,一身正气、敢于碰硬,但因为工作中有些失误,每逢提拔推荐时都有不少反对票,最终被安排到一个 近乎养老 的部门打发时光。而另一位干部,本职工作不管不问,见人嘻嘻哈哈极尽客套,结果推荐时 票数很高 ,很快得到提拔重用。好汉费力不讨好,懒汉讨好不费力,倘若放任这种现象,则 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者就会越来越多,任劳任怨的 洗碗者 则会越来越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代就有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的说法。今天,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即便再怎么小心细致,也难免 磕碗碰盘 。干部的工作闪失只要不是为个人谋私,只要不是犯了原则性、法纪性错误,就应该予以谅解。问题在于,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一旦出现工作失误,不仅会被不干事者嘲讽,连仕途都可能受影响,可谓流汗又流泪。如何才能摈除这种干不如站、站不如唱的 洗碗效应 ?
《论语》有言: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激浊扬清乃治吏的第一要务,也是净化官场风气的关键。消除 洗碗效应 的干扰,首先就要打掉空言虚务、指手画脚者的上升空间。应该理直气壮地支持那些敢干事的干部,旗帜鲜明地鼓励那些敢创新的干部,真心诚意地宽容那些有失误的干部,使干事创业的干部有干头、有甜头、有奔头,而不至于把心思消耗在后顾之忧上。在用人和考核制度上,也应清除那些专营关系的 老好人 、为官不为的 老滑头 、混天度日的 老油条 的生存空间,营造积极健康的干部心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干成事的工作环境。
只是没亏 。潘石屹透露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对于想干事又怕出错的干部来说,应当懂得,鞠躬尽瘁干事业、争着抢着拼奉献、敢闯敢试去开拓,是为官者的尊严和价值所在。干部不干事,做官不担当,和做泥菩萨有何区别?要干事创业,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有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精神,舍此就难以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因为害怕出错而唯唯诺诺、谨言慎行,怎么可能干成事?长沙岳麓书院里有楹联讲,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说的就是要坦然面对毁誉得失。
苏东坡一生中,当过的最大的官不过是翰林学士,但无论到哪里为官,即便被贬谪,他都竭力兴利除弊、造福百姓:在杭州治 六井 、疏西湖,在黄州阻止百姓溺婴,在惠州教种田,在海南办教育。即便是在登州只当了5天的知守,他也写奏折劝谏加强海防安全、废止盘剥百姓的盐政,成就 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 的一段佳话。不惧风险,不计毁誉,不辞辛劳,不畏担当,这就是苏东坡的选择。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战士和苍蝇》的文章,其中讲道:战士死了,苍蝇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营营地叫,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然而,有缺点的战士始终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不过是苍蝇。是做战士还是做苍蝇,干部心中应该有个清晰的答案。
(姬建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兰州治白癜风医院哪好合肥哪家白癜风医院
长春治疗前列腺炎费用多少钱
- 上一页:人民日报谈如何打好经济下半场
- 下一页:人民日报谈幸福计划